电气设计原理的内容知识点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电气知识 1. **电荷与电场**: - 电荷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 - 在带电体周围的空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物质,称为电场,它对放入其中的任何电荷表现为力的作用。 2. **电阻与电阻的串联、并联**: - 电流在导体内流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称为电阻,用R表示。 - 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成正比,与异体截面积成反比,还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 串联电阻的特点包括:流过各电阻的电流相同,串联电阻上的点电压等于各电阻上的电压降之和,串联电阻的点电阻为各电阻之和。 - 并联电阻的特点包括:各并联电阻上的电压相同,并联电阻的点电流等于各并联电阻流过电流之和,并联电阻的等效电阻的倒数为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3. **电能与功率**: - 电能是用来表示电场力在一段时间内所做的功,用W表示,W=pt,其中W为电能(kw.h),p为电功率(w),t为时间(h)。 - 有功与无功:在交流电能的输、用过程中,用于转换成非电、磁形式(如光、热、机械能等)的那部分能量叫有功;用于电路内电、磁场交换的那部分能量叫无功。 4. **电流与力率**: - 电流是指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自由电子或离子所发生的有规则的运动。 - 交流电机制功率因数cosФ(也叫力率),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Ф=p/s。电机的功率因数越高,说明有功所占的比重越大。 - 力率的进相与迟相:同步发电机既发有功,也发无功。既发有功,又发功的运行状态称为力率迟相(或称为滞后);送出有功,吸收无功的运行状态称为力率进相(或称超前)。 二、电气设计任务与方案选择 1. **制订电气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是整个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依据,同时也是今后设备竣工验收的依据。设计任务书应明确说明所设计任务的用途、工艺过程、动作要求、传动参数、工作条件等,以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要求。 2. **选择电气控制方式与电气控制方案**:电气控制方案与控制方式的确定是设计的重要部分,方案确定后可以进一步选择被控制对象的类型、数量、结构形式及容量等。 三、电路图设计与电动机保护 1. **用符号与线条表示电源**:在电路图中,用不同的符号与线条来表示直流与交流电源。 2. **电路图的标注**:电路图除使用图形符号外,还应加注项目代号和元器件的主要参数。 3. **电动机的保护**:包括熔断器的后备短路保护、热继电器的电动机过载保护、欠电压保护与失电压保护,以及互锁与联锁的保护措施。 以上是电气设计原理的主要内容知识点,涵盖了从基础电气知识到具体电气设计任务的各个环节。

点赞(0)
×
关注公众号,登录后继续创作
或点击进入高级版AI
扫码关注后未收到验证码,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