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引领下的课程思政深度融入教学实践探析** 在当今高等教育体系中,《纲要》的出台为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强调其作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实现途径,必须深入课堂教学的每一寸土地,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这一理念不仅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次深刻反思,更是对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与创新。 **一、强化课堂教学管理,构建课程思政的坚实基石** 首先,高校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阵地,应从制度层面入手,将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明确纳入教学管理规定之中,使其成为教师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要求高校在制定课程目标时,既要考虑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也要融入价值引领、道德教育的元素,确保每门课程都能成为思政教育的生动载体。同时,在教学大纲的修订、教材的选择与编写以及教案的设计等环节,都应紧密围绕课程思政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形成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二、融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拓宽课程思政的广度与深度** 课程思政的实施不应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即第一课堂),而应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这一广阔天地,实现课内外的有机结合。第二课堂,包括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在服务社会中锤炼品德的宝贵机会。高校应深入挖掘这些活动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如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保行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责任与担当,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同时,鼓励教师将第一课堂中的理论知识与第二课堂中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设计跨课程、跨学科的综合性项目,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思政教育的理解和认同。 **三、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效性与吸引力** 面对新时代学生群体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必须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这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教学平台、虚拟仿真实验室等,打破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便捷的学习资源。此外,还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学习成效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成长变化。 总之,《纲要》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强调,是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一次深刻呼唤。高校应积极响应号召,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从制度保障、资源整合、方法创新等多个维度入手,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深度融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点赞(0)
×
关注公众号,登录后继续创作
或点击进入高级版AI
扫码关注后未收到验证码,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