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自动变速器换挡手柄位置及意义如下**: 1. **P位(驻车档)**:换挡杆置于此位置时,驻车锁止机构将自动变速器输出轴锁止,使得汽车能够在倾斜的地面上保持静止。当需要长时间停车时,必须将选档杆拉至P档,并拉紧手刹,以防止汽车移动。 2. **R位(倒档)**:换挡杆置于此位置时,液压系统倒档油路被接通,驱动轮反转,实现倒向行驶。通常需要按下变速杆上的安全按钮装置才能将变速杆置于R位置。注意,车在前进的时候不能用R挡,只能在停车的时候用。 3. **N位(空档)**:换挡杆置于此位置时,所有行星齿轮机构都空转,不能输入动力。N档相当于空挡,可以在起步或牵引时使用。在等待信号或交通堵塞时,如果停车时间长,建议换到n档,拉紧手刹。 4. **D位(前进挡)**:换挡杆置于此位置时,液压系统控制装置根据节气门开度信号和车速信号自动接通相应的前进挡油路,行星齿轮变速器在换挡执行元件的控制下得到相应的传动比,实现自动变速功能。D位是最常用的驾驶位置。 5. **S位或2位(高速发动机制动挡)**:换挡杆置于此位置时,液压控制系统只能接通前进挡中的一、二挡油路,自动变速器只能在这两个档位间自动换挡,无法升入更高的档位,从而使汽车获得发动机制动效果。 **L档(低速发动机制动挡)的作用如下**: 1. **下坡控制**:在下坡路段,挂入L挡可以有效地通过挡位来控制车速,避免频繁使用刹车导致刹车片过热失效,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2. **爬坡助力**:当开车拉着重载货物爬坡时,挂入L挡可以加大牵引力。此时,汽车会以高转速、低挡位前进,发动机获得较大的扭矩,有助于轻松爬坡。 3. **提高通过性**:在泥泞路面行驶时,挂入L挡可以增加汽车发动机的扭矩,提高汽车的通过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驾驶自动挡汽车时,应避免空挡滑行,以免损伤离合系统;同时,不要一次性从高挡位挂到低档位,而应逐级降档,以减轻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负荷,延长发动机寿命。在等红绿灯时,建议挂空挡并拉上手刹,避免长时间踩着刹车导致油耗增加和变矩器等零配件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