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 **B** 错。 解释: 在 Python 的 `str.format()` 方法中,格式化字符串可以用来指定字段的显示方式。在您给出的示例中,`"{0:-&>10,}"` 包含了几个格式化选项: - `0`:表示这是第一个被格式化的参数(即 `12345`)。 - `-`:表示左对齐(但在您给出的格式中,这实际上是无效的,因为 `>` 选项已经指定了右对齐)。 - `>`:表示右对齐。 - `>`:注意这里有一个问题,`>` 是 HTML 实体编码,表示 “>” 符号,但在 `str.format()` 方法中它并不被识别为右对齐的符号。实际上,您应该只使用 `>`。 - `10`:指定了字段的最小宽度为 10 个字符。 - `,`:表示在千位分隔符位置添加逗号(对于数字而言)。 正确的格式字符串应该是 `"{0:->10,}"` 或仅使用 `">"` 来进行右对齐,例如 `"{0:>10,}"`。但是,由于 `-` 在这里并不表示左对齐(因为 `>` 已经指定了右对齐),它将被忽略(除非在 `>` 之前,但那样会导致格式错误,因为 `-` 和 `>` 不能同时用于指定对齐方式)。 如果我们将格式字符串更正为 `"{0:>10,}"`,并使用 `12345` 进行格式化,结果将会是类似 `" 12,345"` 的字符串(前面有空白填充以达到 10 个字符的总宽度)。如果我们确实想要左对齐并填充某些字符(比如 `-`),我们应该去掉 `>` 并使用类似 `"{0:-<10,}"` 的格式字符串,但请注意,对于数字来说,左对齐并填充通常不是用逗号分隔的千位表示法的标准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