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我国三线建设成果的飞机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个例子: 1. **三线贵州歼击机总装厂**: - 位置: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幺铺镇。 - 规模:厂区占地面积约13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3.8万平方米。 - 历史沿革: - 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按照党中央、毛主席关于三线建设的方针进行建设。 - 1970年完成组装的歼6Ⅲ型机是贵州生产的第一架歼击机。 - 50余年来,先后研制生产了歼6、歼7、歼教7三大系列和“山鹰”等多个型号飞机。 - 文物价值: - 2019年10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亲历了三线时期国防航空工业军民结合发展历程以及改革开放40年来中航工业阔步迈向国际航空界的历史足迹。 - 建筑格局:生产旧址群分布在长7.5千米、宽3.5千米的典型的贵州喀斯特山沟中,包括“141”山洞车间等。 2. **宏图飞机制造厂(322厂)**: - 位置:位于湖北荆门地区的烟墩公社(今漳河镇)。 - 军工代号:322厂。 - 历史沿革: - 始建于1970年,作为三线建设的产物。 - 建设得到了国内几个老牌飞机制造厂的大力支持,包括沈阳飞机制造厂、哈尔滨飞机制造厂、成都飞机制造厂等。 - 初期建设: - 厂区主要分布在仙女山和漳河水库东岸,仙女山被规划为机加区,水库旁边则是总装区。 - 建设过程: - 初期工程规模庞大,建筑材料短缺,导致工程进展缓慢。 - 1974年3月,中央决定调派大量人力前来支持建设,同时协调各方力量全面支援322厂的建设。 以上两个飞机厂均为我国三线建设时期的重要成果,它们不仅体现了我国在国防科技工业方面的发展,也见证了三线建设的历史进程。

点赞(0)
×
关注公众号,登录后继续创作
或点击进入高级版AI
扫码关注后未收到验证码,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