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区的成人礼活动,被当地人称为“出花园”,是一种充满浓厚潮汕人文风情的独特民俗。这个活动不仅是对年满15岁(多为虚岁)的青少年的庆祝,更是他们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象征着他们从孩童走向成年的转变。 “出花园”的日期一般选择在阴历七月初七的乞巧节或七月十五的中元节,有时也会根据家庭或社区的安排选择其他吉日。在这一天,孩子们会经历一系列的仪式和庆祝活动,以此来迎接他们人生中的新篇章。 仪式开始前,家长会准备三牲果品等供品,拜别公婆神(俗称公婆母)。这是向神明表达感谢和敬意的仪式,也寓意着孩子们已经长大,可以走出花园,不再是终日在花园里玩闹的孩童了。在祭拜结束后,孩子们要穿红皮屐、吃公鸡头,象征着他们将开始新的生活旅程,充满活力和朝气。 在潮汕的某些地区,如澄海、潮安等地,“出花园”的仪式更为丰富多彩。家长会采集12种不同的鲜花,用这些鲜花泡水给孩子沐浴,这象征着洗去孩子身上的孩童气息,换上成人的沉稳和独立。沐浴后,孩子们会换上新衣,围上母亲亲手缝制的新肚兜,兜里一般放着12颗桂圆和2枚“顺治”铜钱,寓意着吉祥和富贵。 在仪式的高潮部分,孩子们会进行“跳胶掠”环节。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和寓意的环节,孩子们需要跨过用竹箕等物品搭建的障碍,象征着他们将面对人生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需要勇敢地面对并克服。 此外,“出花园”的孩子们还会被长辈们教导一些做人的道理和规矩,如知礼仪、正行为、懂感恩、勇担当等。这些教导旨在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日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出花园”的仪式会在家人和亲友的祝福和欢笑声中结束。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庆祝活动,更是孩子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刻,他们将带着家人的期望和祝福,勇敢地走向未来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