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组织排水**: * 定义:无组织排水又称自由落水,是指屋面雨水直接从檐口滴落至地面的一种排水方式。 * 优点:构造简单、造价低廉、耐久。 * 缺点:雨水自由落下会溅湿墙面,外墙墙脚常被飞溅的雨水侵蚀,影响到外墙的坚固和耐久性,并可能影响人行道的交通。 * 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少雨地区或一般低层建筑,檐高小于10m的屋面。对于屋面汇水面积较大的多跨建筑或高层建筑,不建议采用无组织排水。 **有组织排水**: * 定义:有组织排水是指屋面雨水有组织地流经天沟、檐沟、水落口、水落管等排水装置,系统地将屋面雨水排至地面或地下管沟的一种排水方式。 * 优点:减少了雨水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提高了建筑的防水性能和耐久性。 * 缺点:构造较复杂,造价相对较高。 * 适用范围:当建筑物较高、年降水量较大或较为重要的建筑,应采用有组织排水方式。有组织排水广泛应用于多层及高层建筑,高标准低层建筑、临街建筑及严寒地区的建筑也应采用有组织排水方式。 **有组织排水系统的要求**: 1. 屋面流水线路不宜过长,屋面宽度较小时可做成单坡排水;如屋面宽度较大(例如12m以上)时,宜采用双坡排水。 2. 水落口负荷按每个水落口排除150~200m^2屋面集水面积的雨水量估算,且应符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的有关规定。 3. 檐沟或天沟应有纵向坡度,使沟内雨水迅速排到水落口。纵坡的坡度一般为1%,用石灰炉渣等轻质材料垫置起坡。 4. 檐沟净宽不小于200mm,分水线处最小深度大于120mm,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 5. 水落管的管径有75、100、125mm等几种,一般屋顶雨水管内径不得小于100mm。 **常用的排水方案**: 1. 檐沟外排水:采用钢筋混凝土檐沟,使屋面雨水直接流入挑檐沟内,再由沟内纵坡导入水落口。 2. 女儿墙外排水:通过女儿墙上的排水口和管道将雨水有组织地排走。 3. 内排水:水落管设于室内,通常用于多跨或高层屋顶,但构造复杂,极易渗漏,维修不便。

点赞(0)
×
关注公众号,登录后继续创作
或点击进入高级版AI
扫码关注后未收到验证码,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