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背诵《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2. 分析词中情感表达的艺术手法和词人李煜的愁情来源。 3. 体会词人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亡国之痛和人生感慨的深沉情感。 4. 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和健康积极的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 重点:分析词中的意象及意境,把握词人的感情。 - 难点:体会词中“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PPT、黑板、粉笔、教材、相关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通过播放古典音乐的片段,营造出古代诗词的氛围。 2. 引入新课:“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中国古代帝王文学中,李煜的词作独树一帜。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他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1. 介绍李煜的生平和成就,突出其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 2. 讲述《虞美人》的写作背景:李煜失去皇位后,作为阶下囚,怀念故国而写下此词。 三、诵读指导 1. 教师范读,注意语速、语调、节奏和停顿。 2. 学生跟读,注意模仿教师的发音和语调。 3. 小组内互相诵读,互评互改。 四、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整体把握词作的情感基调。 2. 提出问题:词中的“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五、文本赏析 1. 分析上阕: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词人以春花秋月起兴,抒发对往事的怀念和忧伤。 -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时光流逝和故国难回的现实。 2. 分析下阕: -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通过对比,突出物是人非的感慨。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人以江水喻愁,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生动表达了深沉的愁情。 3. 小组讨论: - 词人是如何借助自然景物来表达愁情的? - “一江春水向东流”有何艺术效果? 六、拓展延伸 1.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与李煜相似的词人或作品? 2. 分享交流: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相关诗词知识或故事。 七、课堂小结 1. 总结词中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2. 强调古诗词鉴赏的重要性和方法。 八、作业布置 1. 背诵并默写《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2. 选择一首你喜欢的古诗词,分析其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并撰写赏析短文。 **简易板书设计**: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作者:李煜 背景:亡国后怀念故国 情感:愁情别绪、深哀巨痛 艺术手法: - 借景抒情 - 对比手法 - 抽象情感形象化 关键词: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故国、雕栏玉砌、朱颜改、一江春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