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伍尔夫的研究现状,以下是一个基于所给参考文章的清晰归纳: 一、研究背景与阶段 伍尔夫研究在国内外均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研究重点和方法。总体而言,伍尔夫研究紧扣时代脉搏,每个时代都会出现新的研究角度和观点,呈现出既继承又发展的态势。 二、研究阶段概述 1. 早期阶段(20世纪40年代):主要关注伍尔夫小说的革新、实验与印象主义。 2. 中期阶段(50年代和60年代):转向哲学分析、心理学与神话对照。 3. 进一步发展(70年代):女性主义、双性同体和现代主义美学成为研究的热点。 4. 后现代转向(80年代):后现代主义与文本政治学研究开始兴起。 5. 当代研究(90年代至今):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与伦理学研究占据主导地位。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 - 研究特点:国内伍尔夫研究主要以论文为主,2001-2013年间关于伍尔夫研究的博士论文和专著的数量急剧上升。 - 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小说理论研究、创作实践研究、女性主义研究、现代主义研究等。 - 研究趋势:近年来,伍尔夫研究更趋向跨学科性和理论性研究,呈现出后现代开放多元的特征。 - 代表性成果:如瞿世镜的《意识流小说家伍尔夫》、郝琳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叙事研究》等。 2. 国外研究: - 研究特点:相较于国内研究,国外伍尔夫研究可能由于掌握了第一手研究资料,同时又有极大的自由空间,因此更胜一筹。 - 研究方向:与国内类似,但可能更加多元化和深入。 - 代表性成果:如葛德曼的《伍尔夫剑桥指南》等。 四、研究特色与趋势 1. 特色:国内伍尔夫研究在新世纪以来呈现出鲜明的本土化特色,并与其他现代主义作家和体现现代主义特色的作家之比较受到关注。 2. 趋势:未来伍尔夫研究可能会继续向跨学科性和理论性研究深入发展,同时结合新的文学理论和方法,探索伍尔夫作品的更多可能性和意义。 以上是关于伍尔夫研究现状的清晰归纳,涵盖了研究背景、阶段、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特色与趋势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