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O(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和POE(乙烯-辛烯共聚弹性体)在增韧机理上存在一些区别,这些区别主要体现在它们与基体材料的相容性、增韧方式和效果上。以下是对两者增韧机理的详细比较: 1. **TPO增韧机理**: - TPO是由橡胶(如EPM、EPDM、NBR等)与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共混形成的热塑性弹性体。 - 在增韧机理上,TPO通常依赖于橡胶颗粒在受到冲击时跨越裂纹两岸,通过橡胶的形变来吸收大量能量,从而提高塑料的冲击强度。这符合弹性体增韧机理和屈服理论。 - 由于橡胶的热膨胀系数和泊松比均大于塑料的,所以在成型过程中的热收缩和形变会对周围基体产生静水张应力,使基体树脂的自由体积增加,降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易于产生塑性形变而提高韧性。 2. **POE增韧机理**: - POE是以茂金属催化剂制备的乙烯与α-烯烃(如辛烯)共聚的热塑性弹性体。 - POE的增韧机理与橡胶增韧类似,但更加具体地,它符合银纹-剪切带理论。在共混体系中,POE以一定粒径分布在脆性基体连续相中,当受到外力冲击时,POE粒子能使外加冲击应力在其球面上均匀分散,减小作用在脆性基体上的应力。 - 当冲击应力进一步增大时,POE粒子作为应力集中中心在脆性基体内引发大量银纹和剪切带,此过程可吸收大量能量。银纹在遇到POE粒子时,可被支化,进一步增加银纹数目和能量吸收,同时支化也可导致银纹扩展的终止,从而使复合材料体现为韧性破坏。 **区别总结**: * **相容性**:TPO通过橡胶与PP或PE的共混实现增韧,其相容性可能因橡胶种类和共混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POE则是一种单一的弹性体,与聚烯烃类材料(如PP)具有较好的相容性。 * **增韧方式**:TPO主要通过橡胶的形变和基体树脂的屈服形变来吸收能量。POE则通过引发大量银纹和剪切带,以及银纹的支化来吸收能量和终止裂纹扩展。 * **效果**:两者都能有效提高塑料的冲击强度和韧性,但具体效果和适用场景可能因材料种类、配方比例和加工工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TPO还是POE作为增韧剂,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需求、材料成本和加工工艺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点赞(0)
×
关注公众号,登录后继续创作
或点击进入高级版AI
扫码关注后未收到验证码,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