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海基线是一个关于海洋法的重要概念,它对于确定沿海国家的领海范围以及其他海洋管辖区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关于领海基线的详细解释: 1. 定义:领海基线是沿海国家测算领海宽度的起算线,也是沿海国内水与领海的分界线。 2. 种类: - 正常基线:指沿海国官方承认的大比例尺海图所标明的沿岸低潮线。 - 直线基线:在海岸极为曲折或紧接海岸有一系列岛屿的情况下,沿海国可以在沿岸和岛屿外缘选定若干适当点,将相邻点用直线连接起来形成的一条折线。 - 混合基线:交替使用正常基线和直线基线来确定本国的领海基线。 3. 重要性: - 领海基线不仅对于沿海国的领海主张具有重要意义,也关系到其他海洋区域,如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主张。 - 确定沿海国基线的位置是确定不同海洋管辖区域的必要前提,对于测量不同区域的具体宽度非常关键。 - 领海基线表示国家陆地领土边界的外限,或基线向陆一侧的内水的边界。 4. 使用规定: - 领海基线是测量沿海国领海的起点,通常是沿海国的大潮低潮线。 - 在一些海岸线曲折或海岸附近有一系列岛屿时,允许使用直线基线的划分方式,划定的直线基线不得明显偏离海岸的一般方向,也不得将另一国的领海与专属经济区或公海阻断。 - 群岛国可以按照连接群岛最外缘各岛和各环礁的最外缘各点的方式划定直线群岛基线,但这种基线划定的区域内,水域面积和包括环礁在内的陆地面积的比例应在一比一至九比一之间,基线的长度也不应超过一百海里。 5. 中国现状: - 中国海岸线曲折,确定领海基线有一定难度,大部分领海基线尚未划定。 - 中国在1958年和1996年分别通过相关决议和声明,宣布了部分领海基线。 综上所述,领海基线是海洋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关系到沿海国家的领海范围和其他海洋管辖区域的确定。不同国家根据自身海岸线的情况,可以选择使用正常基线、直线基线或混合基线来确定其领海基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