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中教师指导的困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观察与记录困难**: - 教师对游戏过程——情节的发展缺乏真正的观察。由于一个教师面对众多幼儿,很难对每一个幼儿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 教师对为什么观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还不太清楚,导致出现想观察而不会观察的现象。 - 部分教师虽然知道观察的重要性,也在实践中尝试观察幼儿的游戏,但不会把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不知道哪些是该记录的、哪些是不需要记录的。 2. **游戏内容与形式的局限**: - 游戏内容单一,只强调了一种或几种游戏内容,使得幼儿的游戏经验相对单一,不利于幼儿的多元发展。 - 游戏形式简单,缺乏新鲜感和趣味性,无法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游戏体验变得乏味。 3. **游戏时间不足**: - 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游戏时间往往被压缩得很少,导致幼儿无法充分参与游戏,也无法得到足够的实践经验。 4. **对幼儿主体意识的尊重不足**: - 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很少用心去了解幼儿是如何想的,总是习惯于把现成的知识及答案告诉幼儿,存在不尊重、不平等、不对话的现象。 - 缺乏对幼儿年龄的正确认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都采用相同的游戏方式,忽略了幼儿在游戏中的灵活思维和主体地位。 5. **个性化指导的缺乏**: - 在游戏指导中,通常给予幼儿的指导是一样的,缺乏个性化的关注和照顾,无法充分发挥幼儿的个体差异和特长。 6. **理论与实践的背离**: - 教师在游戏指导理念与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背离,如教师主动介入游戏的频次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部分教师可能因过于放手而导致幼儿在游戏中缺乏必要的引导。 7. **指导与回应方式单一**: - 教师在游戏中的指导与回应方式倾向于言语指导,这可能限制了其他更为丰富和有效的指导方式的应用。 综上所述,幼儿游戏中教师指导的困扰涉及观察与记录、游戏内容与形式、游戏时间、幼儿主体意识的尊重、个性化指导以及理论与实践的背离等多个方面。针对这些困扰,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学习、实践探索和反思总结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游戏指导能力,以更好地促进幼儿在游戏中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