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界面图像自动化确实存在一些缺点,以下是对各个选项的详细解释: A. 某些特殊的图像类命令必须连接互联网才能运行。 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参考文章1、3和4都提到了这一缺点。某些特殊的图像类命令在运行时需要连接互联网,这可能会带来额外的依赖性和网络延迟的问题。 B. 速度通常会慢于界面元素自动化。 这个观点同样是正确的。界面图像自动化相比界面元素自动化通常会更慢,因为图像识别需要更多的计算资源和处理时间。参考文章1、3和4均对此进行了说明。 C. 往往需要依赖图像文件,一旦丢失图像文件就不能正常运行。 这个观点也是准确的。界面图像自动化需要依赖特定的图像文件进行匹配和识别,如果图像文件丢失或损坏,那么自动化过程将无法进行。这在参考文章1、3和4中均有所提及。 D. 可能受到遮挡的影响,当图像被遮挡时,即使只遮挡了一部分,也可能受到很大影响。 这个观点也是正确的。图像识别技术对图像的完整性和清晰度有较高的要求,如果目标图像被遮挡,那么识别的准确性将大大降低,甚至可能无法识别。参考文章1、3和4都强调了这一点。 综上所述,使用界面图像自动化的主要缺点包括:依赖特定的图像文件,对图像完整性和清晰度的要求较高,速度通常慢于界面元素自动化,以及某些特殊的图像类命令需要连接互联网才能运行。这些缺点需要在应用界面图像自动化时予以充分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