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光光度法在测定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时的波长选择。 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两种。这两种叶绿素在吸收光谱上具有特定的特征峰,即它们对光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不同波长的光被吸收的程度不同。 在分光光度法中,为了准确测定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需要选择它们各自吸收峰对应的波长作为测量波长。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其他非目标色素或杂质的干扰,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具体来说,叶绿素a在红光区(约663nm)和蓝光区(约430nm)有两个明显的吸收峰,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约645nm)较叶绿素a向短波方向偏移,且吸收较少,在蓝光区的吸收峰与叶绿素a相似。然而,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为了区分叶绿素a和叶绿素b,并考虑到其他色素的干扰,通常选择叶绿素a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约663nm)附近作为测定波长。同时,也会利用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特定波长下吸收光能的差异(如利用它们在645nm和663nm处吸光度的差值),通过公式计算来分别求出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 综上所述,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时,通常选择的波长是叶绿素a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对应的波长,即约663nm。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根据具体的实验条件和目的进行微调。

点赞(0)
×
关注公众号,登录后继续创作
或点击进入高级版AI
扫码关注后未收到验证码,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