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档案》中关于统万城的介绍,为我们揭示了这座匈奴都城的辉煌历史、建筑特色以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以下是对统万城的详细分析: ### 一、历史背景 **1. 建造者与时代背景** * **建造者**:统万城由十六国时期夏国的开国皇帝赫连勃勃所建。赫连勃勃是匈奴右贤王去卑的后裔,生得魁伟高大,能言善辩,胆略过人,作战勇敢。 * **时代背景**:公元五世纪初的东晋时期,我国处于群雄并立、封建割据的局面。赫连勃勃统领匈奴铁弗部及其他少数民族崛起于鄂尔多斯高原,于东晋义熙三年(407)建立夏国,并自称大夏天王。 **2. 建造动机与地理位置** * **动机**:赫连勃勃为了彰显自己的政治野心和军事抱负,决定建造一座坚固的都城。他选择了位于黄河支流无定河(古名朔方水)的东北、淖泥河(古名黑水)的西南的地方筑城,并取名为“统万”,寓意“君临天下,一统万邦”。 * **地理位置**:统万城位于今天的陕西省靖边县北面,地处农牧交错带,水草丰饶,便于军事训练和战略防御。同时,其地理位置也有利于控制关中平原和抵御外部势力的打击。 ### 二、建筑特色 **1. 城墙与城门** * **城墙**:统万城的城墙坚固无比,采用了蒸土筑成法(实际上是用白色河泥、沙和石灰加水混合而成的“三合土”)建造而成。城墙颜色发白,虽为土质却坚硬如铁。城墙分为东城和西城两部分,东城周长2566米,西城周长2470米,城墙残高2到10米,墙基宽10到16米。 * **城门**:四个城门分别命名为招魏、朝宋、服凉、平朔,体现了赫连勃勃的军事野心和政治抱负。其中,西城的四面均辟有城门,西门瓮城尚存。 **2. 城内布局** * **结构**:统万城分为皇城、内城和外城三部分,规模宏大,设施齐全。城内居住有近十万人,集政治、文化、军事中心于一体。 * **建筑**:城内建筑豪华富丽,如秘书监胡义周撰写的《统万城铭》中所描述的那样:“崇台霄峙,秀阙云亭。千榭连隅,万阁接屏。”虽然文中有夸张溢美之词,但仍能反映出统万城的豪奢和富丽堂皇。 **3. 防御设施** * **角楼与瓮城**:城墙四角筑有方形墩台(角楼),用于登高望远和防御。此外,城内还建有瓮城等特殊防御设施,如西城的西门瓮城就保存得相对完好。这些设施大大提高了统万城的防御能力。 ### 三、历史地位与影响 **1. 匈奴最后的辉煌** * 统万城是匈奴民族在历史上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也是中国北方较早的都城之一。它见证了匈奴民族的辉煌时期和最终走向衰落的历史过程。 **2. 多元文化融合的见证** * 统万城不仅是匈奴的都城,也是北方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重要场所。它积淀了厚重的多元族群文化遗存,包括石器、陶器、玉器、贝器、青铜器等多种器物。 **3. 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 统万城位于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之一,成为鄂尔多斯沙漠南缘丝绸之路支线的枢纽。它促进了丝绸之路上的商贸交流和文化传播,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 四、现状与保护 **1. 遗址现状** * 经过1600多年的风沙侵蚀和人为破坏,统万城遗址已残破不堪。但残存的墙体依然巍峨挺立,见证着历史的沧桑。 **2. 保护措施** * 自20世纪以来,统万城遗址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和保护。成立了专门的文物管理所对遗址进行管理保护;同时开展了多项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并加强了生态环境治理和植树造林工作以改善遗址周边的环境。 综上所述,《国宝档案》中关于统万城的介绍为我们揭示了这座匈奴都城的辉煌历史、建筑特色以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统万城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共同繁荣的见证。

点赞(0)
×
关注公众号,登录后继续创作
或点击进入高级版AI
扫码关注后未收到验证码,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