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智能计算的道路选择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决策过程,涉及到技术、经济、安全、国际竞争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对中国发展智能计算道路选择的详细分析: ### 一、技术体系选择 中国发展智能计算的技术体系存在三条潜在道路: 1. **追赶兼容美国主导的A体系**: - 这条道路较为现实,因为我国大多数互联网企业已经选择了GPGPU/CUDA兼容道路,且很多芯片领域的创业企业也在努力与CUDA兼容。 - 然而,由于美国在算力、算法和数据方面的限制,追赶者可能会面临与领先者差距难以缩小的挑战。 2. **构建专用封闭的B体系**: - 在军事、气象、司法等专用领域构建企业封闭生态,可能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 这种体系可以基于国产成熟工艺生产芯片,并更加关注特定领域的垂直类大模型。 3. **全球共建开源开放的C体系**: - 用开源打破生态垄断,降低企业拥有核心技术的门槛,让每个企业都能低成本地做自己的芯片。 - 通过开放形成统一的技术体系,联合全球化力量共建基于国际标准的统一智能计算软件栈。 ### 二、智能要素基础设施化 1. **数据**: - 数据已成为国家战略信息资源,具有资源要素与价值加工两重属性。 - 我国应继续加大力度建设国家数据枢纽与数据流通基础设施,以确保数据的生产、获取、传输、汇聚、流通、交易、权属、资产和安全等各个环节得到妥善管理。 2. **算法**: - AI大模型是数据空间的算法基础设施。 - 我国应以通用大模型为基座,构建大模型研发与应用的基础设施,支撑广大企业研发专用大模型。 3. **算力**: - 算力基础设施化的中国方案需要具备“两低一高”的特征,即大幅降低算力使用成本和使用门槛,同时提供高通量、高品质的智能服务。 -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在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化上发挥了先导作用。 ### 三、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同步发展 1. **实体经济**: - 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整,具有场景多、私有数据多的特点。 - 应精选若干行业加大投入,形成可低门槛全行业推广的范式,如装备制造业和医药业。 2. **虚拟经济**: - 虽然美国更倾向于回报率更高的虚拟经济,但我国也应关注虚拟经济的发展,以实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同步发展。 ### 四、国际合作与竞争 1. **开源生态**: - 在智能时代,我国企业在RISC-V+AI开源技术体系上应更多地成为主力贡献者,成为全球化开放共享的主导力量。 2. **国际竞争格局**: - 我国发展智能计算的道路选择关系到发展的可持续性与最终的国际竞争格局。 - 因此,我国需要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加强国际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中国发展智能计算的道路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技术体系、智能要素基础设施化、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同步发展以及国际合作与竞争等多个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道路选择,我国可以推动智能计算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

点赞(0)
×
关注公众号,登录后继续创作
或点击进入高级版AI
扫码关注后未收到验证码,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