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中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包括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以下是这两种方法的详细解释: ### 一、购买法 购买法基于企业合并是一个企业通过购买方式取得被并企业的净资产的一项交易的假设。这种交易与企业直接从外界购入机器设备、存货等资产并无区别。在购买法下,企业合并看作是一桩买卖关系,因此,对购入企业净资产的计价是用传统会计处理方法按一般购买业务进行处理,对所收受的资产和负债用与之交换的资产或权益的价值来计量。 1. **实施细节**:实施合并的企业要按公允价值记录所收到的资产和承担的债务,把取得被并企业的合并成本,分配到所承担的可辨认资产和债务。合并成本超过所取得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差额记为商誉,并在规定的年限内摊销。被并企业的留存收益不能转入实施合并的企业,只有合并日后被并企业所实现的收益,才能包括在实施合并的企业的收益当中。 2. **影响**:购买法下,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按公允价值计量,这可能导致合并后企业资产价值的提高。同时,商誉的确认和摊销会增加合并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本。此外,购买法还可能减少合并企业的留存收益,从而增大未来税前利润补亏的可能性,产生潜在的节税作用。 ### 二、权益结合法 权益结合法基于企业合并为参与合并的双方,通过股权的交换形成的所有者权益的联合,而非资产的交易的假设。合并后,股东在新企业中的股权相对不变。权益结合法仅适用于以股权相交换的合并业务,而且账面上不确认商誉。 1. **实施细节**:在权益结合法中,原所有者权益继续存在,以前会计基础保持不变。参与合并的各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继续按其原来的账面价值记入,合并后企业的利润包括合并日之前本年度已实现的利润和以前年度累积的留存利润。 2. **影响**:权益结合法下,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按账面价值计量,不确认商誉。这可能导致合并后企业资产价值没有显著提高。同时,合并企业的留存收益可能因合并而增加,从而降低了潜在的节税作用。 ### 注意事项 1. **会计账目的交接**:在并购过程中,原公司的会计账目是至关重要的资料,必须进行详尽的交接。这包括但不限于原始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等。交接过程中,应确保账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 2. **会计处理的连续性**:并购完成后,原公司的会计处理需要在新公司中得以延续。这包括会计政策的延续、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核算方法的统一等。 3.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在并购过程中,会计处理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 4. **税务处理的注意事项**:并购涉及税务处理的多个方面,如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并购方应充分了解原公司的税务状况,确保税务处理的合规性。 综上所述,企业并购中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包括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两种方法在会计处理原则、实施细节以及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根据并购的具体情况和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会计处理方法。

点赞(0)
×
关注公众号,登录后继续创作
或点击进入高级版AI
扫码关注后未收到验证码,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