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隐私权构成要件中的“行为的违法性”是一个核心要素,它涉及行为人在网络空间中实施的与隐私权相关的行为是否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或约定的义务。以下是对这一要件的详细论述: ### 一、行为的违法性定义 行为的违法性指的是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还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隐私权,同时违反了法定或约定的义务。在网络隐私权领域,这种行为通常表现为未经权利人同意而擅自获取、传播、利用他人的个人隐私信息。 ### 二、违法性行为的具体表现 1. **擅自宣扬、公开他人隐私**:如未经信息所有人同意,将其个人信息等隐私在网络上公布、公开的行为,这种行为直接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2. **非法收集、获取他人隐私**:例如,“黑客”用户侵入私人网络空间,复制获取他人隐私资料;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未经网络用户同意或未告知网络用户的情况下,利用软件非法收集保存个人资料。这些行为都构成了对他人隐私权的非法侵犯。 3. **非法利用或转让他人隐私**:如网络用户将他人隐私出售,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泄露或出售用户隐私等行为,都是对他人隐私权的严重侵犯。 4. **偷窥、监看、篡改或删除他人电子邮件或其他隐私**:这些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还可能构成其他犯罪行为。 5. **网络服务商的不作为**:当侵权人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害隐私权的行为时,如果网络服务商在接收到被侵权人的通知后,没有立即采取删除、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以防止损害扩大,或者知道侵权人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隐私权但能采取而没有采取必要措施,那么网络服务商的这种不作为也构成对隐私权的侵犯。 ### 三、违法性行为的法律后果 对于上述违法性行为,行为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包括但不限于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具体责任形式取决于行为的严重程度和后果。例如,在民事责任方面,行为人可能需要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在行政责任方面,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在刑事责任方面,如果行为构成犯罪,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行为的违法性是网络隐私权构成要件中的重要一环。它要求行为人在网络空间中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约定的义务,不得擅自获取、传播、利用他人的个人隐私信息。对于违反这一要求的行为人,将依法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

点赞(0)
×
关注公众号,登录后继续创作
或点击进入高级版AI
扫码关注后未收到验证码,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