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平定的是**宁王之乱**。以下是关于此事件的详细介绍: ### 事件背景 1519年,明武宗正德年间,封地位于江西南昌的宁王朱宸濠,以明武宗荒淫无道、朝廷腐化低效为借口,在南昌发动了一场大规模叛乱。他企图夺取重镇安庆,并进一步图谋南方的政治中心南京,从而与朝廷分庭抗礼。 ### 平叛过程 * 王阳明在得知宁王叛乱的消息时,正奉命前往福建平灭盗贼。他立即改变行程,返回吉安,联合吉安知府伍文定等地方官员,组织军队、筹备军粮,积极备战。 * 为了给朝廷争取调兵平叛的时间,王阳明还打起了心理战。他派出间谍到各府县张贴檄文,谎称朝廷已派20多万大军分三路来攻南昌。同时,他还写信给宁王的部下,谎称与他们有勾结,让他们劝宁王顺流东下攻打南京。这些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宁王的部署,使其迟疑不决。 * 当宁王率兵东下攻取九江、南康等地时,王阳明抓住时机,组织各府县士兵共8万(对外号称30万),攻打南昌。宁王得知消息后,不得不率兵回救南昌。 * 在南昌城下,王阳明与叛军展开了激战。他利用火攻等战术,成功击败了叛军,并俘虏了宁王朱宸濠。 ### 事件结果 * 宁王之乱从起兵到战败,前后只有43天。王阳明的快速平叛行动,使威胁朝廷的新势力被消灭在初级阶段,大大节约了朝廷平叛的成本。 * 明武宗本打算御驾亲征平定宁王之乱,但王阳明已经提前完成了任务。虽然明武宗对王阳明的平叛行动表示不满,并要求他将宁王放回鄱阳湖中再让自己御驾亲征一番,但王阳明最终通过权宦张永将宁王献给了武宗。 * 1521年,明武宗在通州行宫处死了朱宸濠,焚烧了其尸体并撒掉了骨灰。 ### 历史意义 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不仅保卫了明朝廷的统治稳定以及百姓的安宁生活,还削弱了明朝藩王的势力,使得后来的明朝藩王再也无力对抗中央。同时,这场平叛行动也展现了王阳明的军事才能和知行合一的思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