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海农行:乡村振兴路上的金融护航者 **【开场】** (背景音乐渐起,轻柔而充满希望) 当晨曦穿透北海的云层,银滩的浪花轻吻着渔船,这片热土正以蓬勃的姿态,诉说着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北海农行,作为服务“三农”的金融主力军,始终以责任为笔、创新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挥洒出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让我们用声音传递力量,用故事见证担当,共同讲述北海农行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动人故事。 ### **一、金融活水润乡村,产业振兴谱新篇** (音乐转为激昂) 乡村振兴,产业是根基。北海农行深谙此道,以金融活水精准浇灌特色产业,让“小农经济”焕发“大产业”生机。 在银海区宁海村,曾经泥泞的田埂已变成连片的大棚,金灿灿的甜瓜挂满藤蔓。村民李长敬站在大棚前感慨:“2002年,农行推出大棚种植补贴,我第一个试种3亩甜瓜,当年收入翻番!”如今,宁海村大棚面积超3000亩,农行“惠农e贷”累计发放超2亿元,支持农户从“靠天吃饭”转向“科技兴农”。 更令人振奋的是,北海农行创新推出“林权收购贷款”“渔船抵押贷款”等产品,助力罗汉松种植、远洋捕捞等特色产业崛起。截至2025年8月,农行北海分行县域贷款余额突破120亿元,其中涉农贷款占比超60%,让“一片叶”“一艘船”成为富民强村的“金钥匙”。 ### **二、数字赋能强基建,智慧乡村焕新颜** (音乐转为轻快) 乡村振兴,既要“口袋富”,更要“脑袋富”。北海农行以数字金融为翼,推动乡村治理迈向“智慧时代”。 在合浦县党江镇,村民通过农行“智慧乡村”平台,一键办理社保缴费、贷款申请,甚至参与线上农技培训。老支书陈叔笑着说:“以前办事要跑镇里,现在手机点一点,事就办成了!”目前,农行北海分行已建成50个乡镇智慧乡村综合服务平台,覆盖医疗、教育、政务等场景,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同时,农行联合政府打造“乡村振兴主题银行”,在网点设置惠农政策咨询区、农产品展销角,成为乡村信息集散地和文明传播站。在这里,农民不仅能存取款,更能学技术、找市场、谈合作,真正实现“金融+政务+商务”一站式服务。 ### **三、人才聚力筑巢引凤,青春热血写担当** (音乐转为温暖)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北海农行以“筑巢引凤”计划,吸引青年才俊返乡创业,让“空心村”变身“人才港”。 “90后”返乡青年黄家和,依托农行“青年创业贷”成立电商公司,将侨港镇的海鲜卖向全国。他动情地说:“农行不仅给我贷款,还教我财务规划、品牌打造,让我从‘渔民’变成‘新农人’!”如今,他的团队年销售额超2000万元,带动300余户渔民增收。 更令人欣喜的是,农行与高校合作开展“金融下乡”实践,让大学生在田间地头读懂“三农”。安徽某高校调研团队在北海走访时感慨:“这里的乡村,既有传统渔歌的悠扬,又有数字经济的脉动,正是我们青春该有的模样!” ### **四、生态优先绘底色,绿水青山变金山** (音乐转为悠扬) 乡村振兴,生态是底色。北海农行坚持“绿色金融”理念,让绿水青山成为致富源泉。 在涠洲岛,农行支持珊瑚礁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推出“海洋碳汇贷”,助力渔民转型民宿经营。岛民林大姐的民宿从3间房扩展到20间,年收入突破50万元。她笑着说:“现在海更蓝了,游客更多了,我们的日子也更甜了!” 同时,农行严控高耗能项目贷款,优先支持光伏发电、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截至2025年8月,绿色信贷余额占比超30%,用金融力量守护北海的碧海蓝天。 ### **【尾声】** (音乐达到高潮后渐弱) 乡村振兴,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北海农行将始终以“国之大者”为使命,以“金融为民”为初心,在产业振兴的田野上深耕,在数字乡村的浪潮中勇进,在人才汇聚的舞台上放歌,在生态保护的画卷上添彩! 让我们携手同行,用金融之笔绘就“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让北海的乡村成为人人向往的诗与远方! (音乐结束,全场掌声) **【朗诵者退场,背景屏幕显示】** **北海农行·乡村振兴·服务三农** **——金融活水润乡野,共筑富强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