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房事秘经相关概述**: ### 一、核心典籍与作者 1. **《素女经》**:成书于战国至两汉间,是房中术理论集大成者,系统论述性养生、体位技巧及女性性反应。日本《医心方》收录其核心内容,清代叶德辉辑录成《双梅景阁丛书》。书中提出"九浅一深""五常五征"等理论,强调阴阳调和与节制。 2. **《玄女经》**:与《素女经》并称"双璧",聚焦女性性心理及交合技巧,内容散见于《医心方》等医书。 3. **《彭祖养性经》**:先秦养生专著,主张"顺应四时、节欲保精",其理论被《汉书·艺文志》收录,并影响后世《千金要方》等典籍。 4. **《玉房秘诀》系列**:汉唐时期核心房中书,含《玉房指要》《新撰玉房秘诀》等,系统阐述性行为规范、疾病防治及优生方法。 5. **现代整理成果**:严丽春《实用中医--历代房事秘经》(线装书局,2005)收录496页典籍精华;中州古籍出版社版《历代房事秘经》整理汉代至清代核心理论。 ### 二、历史脉络与流变 1. **先秦奠基期**:道家、医家、儒家共同构建房事养生理论体系。《容成阴道》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顺应自然原则;《黄帝三主养阳方》结合食疗固护精元。 2. **汉唐兴盛期**:马王堆汉墓出土《天下至道谈》等五部房中术著作,证明战国时期理论已成熟。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提出"房事勿令竭乏"原则,葛洪《抱朴子》辑录十余家房中术。 3. **宋元转折期**:程朱理学兴起导致房中术遭打压,但道教《云笈七签》、医书《妇人大全良方》仍保留部分内容。金元时期佛教性力派房中术传入,引发争议。 4. **明清湮灭期**:明代道教丹鼎派盛行春药,房中术逐渐与情色文化混同。清代《四库全书》拒录相关典籍,导致大量文献失传。 ### 三、理论体系框架 1. **养生哲学**:主张"乐而有节",强调房事与气功导引结合,通过呼吸吐纳固护精元。 2. **性行为规范**:提出"五常"(仁义礼智信喻性器官)、"五征"(女性性兴奋表现)、"十动"(女性快感周期)等标准。 3. **疾病防治**:记载阳痿、早泄、淋病等性疾患的中药方剂,如"补肾生精酒"治疗精子异常有效率达92.22%。 4. **优生理论**:结合择偶标准、交合时机(如依年龄体质调整频率)提出求子方法。 ### 四、现代学术价值 1. **性医学研究**:日本《医心方》保存的佚文成为研究汉唐性医学的核心资料,其"八益七损"理论被现代性治疗借鉴。 2. **文化比较视角**:与印度《欲经》、古罗马《爱经》对比,展现东方性文化的独特伦理观。 3. **历史文献价值**:严丽春等学者的整理工作,使《素女经》《彭祖经》等失传典籍重现于世。

点赞(0)
×
关注公众号,登录后继续创作
或点击进入高级版AI
扫码关注后未收到验证码,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