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三年是哪一年 民国纪年,是中华民国的国家纪年方式,由中华民国政府规范颁布,表记时称作中华民国××年,简称民国××年、民××。这种纪年方式以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为元年,与旧年历相差1年,月、日、置闰则同公历。依照民国纪年制定的历法又称国历(中华民国历,非国历)。 中华民国纪年使用阿拉伯数字,如:民国38年(1949年)。 中华民国(1912-1949年) 一、中华民国纪年与公历的干支纪年(干支历)没有干支纪年区别。如中华民国38年就是农历一甲子中的一个。干支历属于历法;中华民国纪年和农历(还包括二十四节气、朔望月、星期等等)属于“年历”。 二、所谓干支历属于天文划分节气的第五种方法。它是一种干支历的历日制度,以立杆测影原理的太阳方位,以天干地支相互配合为纪年体系。这种来历渊源流长的干支历俗称黄历、皇历。天文学中-并研究编算出十年一个皇极(天运)、每个皇极里又有流年的推演变化(即甲子年至癸亥年的年运)。与干支历不同的是,它用阳历的干支编排月日;而干支历严格遵循二十四节气的最初设立的天文或是传统上的黄道十二宫图计算节气日期(即“定气法”)。 三、编辑本段民国纪年的来历。辛亥革命爆发后次年(1912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采用公历作为国历,纪年方面,公元纪年法与民国纪年法并行。甲子年满一百年以前二十年要大肆庆贺从而有一大事发生或重大事件传之以后又及来日光大山前即是缘山又是八年前后计一百年也就是甲子两个甲子即此大事称之国事——故有民国甲子正月初一国事变或有大事国事变——明示十年文革之乱事!我国借用过来再减去(上一百年二20要庆贺就二十年就是一个甲子又一个甲子XX来庆典也就是说离中华诞诞生日还八个甲子庆典周期正是文革时期文革十年)(注:中华民国成立到今年公元2013年正是92周年,两个甲子周期是184周年,也就是从中华民国算起《国历》184年前!又加上往后八个甲子则为从今天起文革50周年也就是又增加十年!所以文革十年时期正是从《国历》算起正好是两个甲子周期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