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Python代码的主要目的是打印一个由星号(*)组成的右对齐的等腰三角形。让我为你逐行解释代码: 1. `for i in range(4):` 这是一个外层循环,它将执行4次(从0到3)。 2. `for j in range(3-i):` 这是一个内层循环,它用于打印空格。当`i`从0到3变化时,`3-i`的值将从3减少到0,这意味着随着外层循环的每次迭代,我们打印的空格数量会逐渐减少。 3. `print(' ',end='')` 这将打印一个空格,并且因为`end=''`,它不会在打印空格后换行,而是继续在同一行上打印。 4. `for j in range(2*i+1):` 这是另一个内层循环,用于打印星号。当`i`从0到3变化时,`2*i+1`的值将从1增加到7,这意味着随着外层循环的每次迭代,我们打印的星号数量会逐渐增加。 5. `print('*',end='')` 这将打印一个星号,并且同样因为`end=''`,它不会在打印星号后换行,而是继续在同一行上打印。 6. `print('')` 在外层循环的末尾,此命令会打印一个新行,从而使下一个三角形在新的一行上开始。 最后一行的`print('')`可能是一个额外的换行,以确保在所有三角形打印完毕之后有一个空行。 整体效果如下: ```markdown * *** ***** *******` ``` 所以,这段代码会打印一个高度为3的等腰三角形(考虑到三角形的顶部作为一行)。

点赞(0)
×
关注公众号,登录后继续创作
或点击进入高级版AI
扫码关注后未收到验证码,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