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时期考古名词解释如下: 1. **史前考古学**: - 定义:史前考古学是研究人类历史上最早期的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学科,它主要通过对古代遗址、文物、人类骨骼、化石等史前遗留物的发掘、分析和研究,探索人类起源、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演变等问题。 - 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各类史前遗址和遗物,如洞穴、石器、陶器、金属器、彩陶、骨器、石碑等。 - 研究范围:通常涵盖了从人类出现到出现文字记载之前的大约6000万年的时间段。 2. **石器时代**: - 定义: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的早期时期,人类主要使用石头制造工具和武器。 - 划分: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是人类最早使用石器的时期,中石器时代是石器技术发展的时期,新石器时代则是人类开始使用更先进的工具和武器的时期。 3. **遗址**: - 定义:遗址是指保存有人类历史和文化遗迹的地点,例如古代城市的遗址、古墓的遗址等。考古学家通常通过对遗址的发掘来获取关于古代人类社会的信息。 4. **遗物**: - 定义:遗物是指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发现的人类制造或使用的物品,它们可以是工具、器皿、饰品、武器等。考古学家通过对遗物的研究来推测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经济状况、技术水平等。 5. **C14定年法**: - 定义:C14定年法是一种通过测定有机物质中碳14同位素含量来确定其年代的方法。生物体内的碳14同位素含量是固定的,但生物体死亡后,其碳14含量会逐渐减少。通过测定遗骨、木材等含有有机物质的遗物的碳14含量,考古学家可以确定其年代。 6. **原始社会的墓葬**: - 特点:原始社会的墓葬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地域,其特征也不尽相同。墓葬的方向、形状等因地域和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7. **房屋建筑**: - 定义:史前时期的房屋建筑反映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阶段。据考古发掘证明,中国最早的房屋建筑产生于距今约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8. **人类起源**: - 研究:史前考古学通过对史前遗址、遗物和遗骸的研究,揭示了人类文明起源和演化的重要线索,为我们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以上是对原始时期考古学中一些关键名词的解释。史前考古学作为研究人类历史和文化早期发展的学科,对于了解人类的起源、文明的形成等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