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刚性水池,即钢筋混凝土水池,因其结构坚固、防漏性能好、寿命长,在园林景观中广泛应用。在建造园林刚性水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结构设计与施工准备 1. 结构设计:水池的设计应考虑其结构安全性、功能性和美观性。池底和池壁应能承受水的竖向和水平压力,设计时需根据水池的容积、形状和使用要求,合理确定池壁和池底的厚度、配筋等参数。 2. 施工准备:在施工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材料准备、施工机械准备、施工队伍组织等。同时,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了解地质情况,制定合适的施工方案。 二、基础处理 1. 地基处理:地基是水池的承重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水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在地基处理时,应根据地质情况采取合适的加固措施,如换土、夯实、桩基等,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2. 排水措施:在水池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防止基坑积水影响施工。可以设置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通过人工或机械抽水排走积水。 三、水池施工 1. 测量放线与定位:在施工中,应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线,准确定位水池的位置和尺寸。放线时水池的外边线应包括池壁的厚度,为了施工方便,池外沿各边可以加宽50cm,并每5-10m设置一个控制桩。 2. 钢筋施工:钢筋的直径、间距、位置、搭接长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上下层钢筋均应用铁撑(铁马凳)加以固定,防止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发生变位。钢筋工应跟班作业,及时调整踩下的负筋。 3. 模板安装:支水池、池壁、顶模板时,应先立内模,再立外模。内外模应用拉结止水螺栓和钢管紧固,内模里圈应用花蓝螺栓、螺丝拉条拉紧,确保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4. 混凝土浇筑:底板及水池池壁应一次连续浇完,不留施工缝。如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产生初凝或离析现象,应在现场拌板上进行二次搅拌后再入模浇捣。底板厚度在20cm以内时,可采用平板振动器;当板的厚度较厚时,应采用插入式振动器。 5. 防水处理:钢筋混凝土的防水层可以抹5层防水砂浆,厚30-40mm。同时,在混凝土中可以加入防水粉(占3%-5%),以增强防水性能。 四、安全与质量控制 1. 安全措施:在施工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 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材料质量、施工质量等各个环节,确保水池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综上所述,园林刚性水池的建造需要注意结构设计、基础处理、水池施工以及安全与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问题。通过精心设计和施工,可以确保水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实现其美观性和功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