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园林刚性水池的建造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关键问题以确保水池的质量和功能性: 1. **地基处理**: - 在进行土方开挖时,应确保开挖至设计要求的标高,并检查土质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 - 如遇地基土松软或回填土等情况,需采取换土夯实、增加底板厚度等措施,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地基承载力,避免不均匀沉降导致的底板开裂。 2. **混凝土垫层与测量放线**: - 混凝土垫层浇筑后,应根据施工图纸在垫层面进行测量放线,明确底板及水池池壁的边线。 3. **钢筋处理**: - 钢筋的直径、间距、位置、搭接长度等均需详细检查,并符合设计要求。 - 上下层钢筋需用铁撑(铁马凳)固定,防止浇捣过程中变位。 -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有钢筋工跟班调整踩下的负筋,避免其作为底筋使用导致开裂。 4. **模板处理**: - 支设水池、池壁、顶模板时,应先立内模,再立外模,并采用拉结止水螺栓、钢管等确保模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5. **浇筑与振捣**: - 底板及水池池壁应一次连续浇完,不留施工缝,确保施工质量。 - 施工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 对于不同厚度的底板,应选择合适的振捣器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 6. **防水与配筋**: - 池底和池壁应采用防水混凝土,适当配置钢筋以防裂缝。 - 若水池容积大,应配双层双向钢筋网。 7. **变形缝与施工缝**: - 对于长度超过25m的水池,应设置变形缝,宽度不大于20mm。 - 池底与池壁可分开浇筑,施工缝应设置在基础上方20cm处,并采取措施确保二者紧密连接。 8. **排水与坡度**: - 池底应设置适当的排水系统,并确保排水坡度大于或等于1%,以防止积水。 通过以上各点的详细注意和处理,可以确保园林刚性水池在建造过程中的质量和功能达到设计要求,为园林景观的营造提供可靠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