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超级详细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沁园春·长沙》的诗意内容,体会词人的豪情壮志。 2. 分析词中的意象,理解其象征意义。 3. 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简介作者毛泽东和写作背景。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这首词写于1925年,当时毛泽东在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秋景,忆及往昔峥嵘岁月,写下了这首词。 2. 词的基本知识介绍。 词,又称长短句,是一种格律严谨的诗歌形式。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标题。 二、词文分析 1. **朗读** 首先请学生朗读全词,注意字词的读音和节奏。 2. **上阕解析**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表达了词人独立江边,面对湘江的壮阔景象。 - **问题**:“独立”一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独立”既表达了词人孤独而坚定的形象,也反映了他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的精神状态。 - “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竞自由。” 通过描绘秋季景色,展现了自然界的勃勃生机。 - **问题**: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受? **答案**:词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自由,进而激发了他的豪情壮志。 3. **下阕解析** -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回忆了与同学们在长沙度过的青春岁月。 - **问题**:词人在此处回忆了哪些内容? **答案**:词人回忆了与同学们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 -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表达了词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改变世界的决心。 - **问题**:“粪土当年万户侯”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词人对那些只顾个人利益、不顾国家民族的“万户侯”深感厌恶,表现了他对正义事业的坚定追求。 三、课文总结 《沁园春·长沙》通过描绘湘江秋景和回忆革命斗争经历,展现了毛泽东博大的胸怀和豪情壮志。他既欣赏大自然的壮美与自由,又深感社会的不公与黑暗,从而激发了他改造旧世界、建立新中国的决心。这首词不仅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佳作,也是一首充满革命激情的宣言书。 **简易板书**: ``` 沁园春·长沙 上阕: 独立寒秋 - 孤独坚定 万山红遍 - 自然壮美 下阕: 百侣曾游 - 青春岁月 指点江山 - 革命激情 粪土万户侯 - 正义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