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氢呋喃是一种实验室常见的溶剂,对其风险进行辨识时,需要全面考虑其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危害。以下是对四氢呋喃风险辨识的分析,并指出不正确的选项: ### 四氢呋喃的风险辨识 1. **易燃性**: - 四氢呋喃是极易燃的,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 - 这一点在多个来源中均有提及,包括其闪点较低(如-108.5℃),表明其极易挥发并形成可燃性蒸气。 2. **刺激性**: - 四氢呋喃具有刺激性,液体或高浓度蒸气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 - 长期反复接触皮肤,可因脱脂作用而发生皮炎。 3. **毒性**: - 虽然四氢呋喃被归类为低毒类化合物,但其吸入后仍可引起上呼吸道刺激、恶心、头晕、头痛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并能引起肝、肾损害。 - 值得注意的是,高浓度的四氢呋喃蒸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为显著。 4. **其他风险**: - 未加过稳剂的四氢呋喃暴露在空气中能形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 - 与酸类、碱类及强氧化剂接触能发生反应,甚至引起燃烧或爆炸。 ### 不正确的风险辨识 针对给出的选项进行分析: - A. **闪点-17℃,是一种极度易燃液体**:这个描述虽然闪点数值(-17℃)与常见资料中的-108.5℃不符,但考虑到可能是对闪点概念的误解或表述误差,其核心意思——四氢呋喃是极易燃的——是正确的。因此,这个选项本身并非风险辨识的不正确之处。然而,从准确性角度来看,闪点应为-108.5℃。 - B. **对皮肤和眼睛会造成较严重刺激**:这个描述是正确的,因为四氢呋喃确实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性。 - C. **是世卫组织公布的2B类致癌物**:关于四氢呋喃是否为世卫组织公布的致癌物,不同来源可能有不同说法。但在此问题的上下文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是风险辨识的正确性。如果四氢呋喃确实被世卫组织列为2B类致癌物(这需要具体查证),那么这一选项描述的也是其一个潜在风险。然而,更关键的是,此选项本身作为对四氢呋喃风险的一种描述,并未直接违背其已知的物理化学性质或健康危害。 - D. **相对于毒性而言,易燃性更突出,因此主要防范易燃风险**:这个描述存在误导性。虽然四氢呋喃的易燃性确实是一个重要风险点,但其在毒性方面的危害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在实验室等封闭或半封闭环境中,即使四氢呋喃的燃烧风险得到了一定控制,其蒸气对操作人员健康的潜在危害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将易燃性视为比毒性更突出的风险点,并据此提出主要防范易燃风险的策略,是不全面的。 综上所述,不正确的风险辨识是D选项:相对于毒性而言,易燃性更突出,因此主要防范易燃风险。这一选项没有全面考虑四氢呋喃的风险特性,忽视了其毒性方面的潜在危害。

点赞(0)
×
关注公众号,登录后继续创作
或点击进入高级版AI
扫码关注后未收到验证码,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