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论点**: 高职院校应深化“课程思政”改革,与“思政课程”相辅相成,通过创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方法、强化教育实践,共同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价值观教育体系,以有效提升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整体效果。 **扩写**: 在教育这片广袤的田野上,追求卓越的教育效果始终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心中的灯塔。特别是在高职院校这一培养未来社会技能型人才的摇篮里,如何有效实施价值观教育,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了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简称“思政课程”),作为传递国家意志、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主阵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面对时代的快速变迁与学生群体的多元化需求,“思政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如教育理念滞后于社会发展、教育方法单一缺乏互动、教育实践不足难以触及心灵深处等问题,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思政课程”应有的教育效果。 在此背景下,“课程思政”改革应运而生,它不仅仅是对“思政课程”的简单补充或延伸,而是一场深刻的教育理念变革。所谓“课程思政”,即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一改革理念旨在打破传统教育中思政课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壁垒,将价值观的培育渗透到每一门课程、每一次教学之中,让思政教育成为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知识与价值观的双重收获。 深化“课程思政”改革,首先需从教育理念上实现突破。高职院校应树立“大思政”观念,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每一门课程都承载着育人的责任,都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使命。因此,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选择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上,都应充分考虑思政元素的融入,使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专业知识的学习之中。 其次,教育方法的创新是提升“课程思政”效果的关键。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难以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案例教学、情境模拟、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深刻理解理论知识的内涵,激发其主动思考和探索的热情。同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平台,拓宽学习渠道,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最后,强化教育实践是检验“课程思政”改革成效的试金石。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多元化的实践育人体系,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社会、了解国情、增强责任担当。通过参与社会服务、企业实习等活动,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从而实现知行合一的育人目标。 总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提出与实施,是对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一次重要革新。通过创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方法、强化教育实践,不仅能够有效弥补“思政课程”教育效果的不足,还能与“思政课程”形成合力,共同构建起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价值观教育体系。这不仅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整体效果,更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点赞(0)
×
关注公众号,登录后继续创作
或点击进入高级版AI
扫码关注后未收到验证码,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