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差分析中,考察残差的正态性是确保模型假设成立的关键步骤。以下是判断残差正态性的常用方法及其原理: 1. **图形化方法** - **PP图(概率-概率图)**:通过比较残差的累积分布函数与理论正态分布的累积分布函数,若点接近对角线,则残差近似正态分布。 - **QQ图(分位数-分位数图)**:将残差的分位数与理论正态分布的分位数对比,若点沿对角线分布,则满足正态性。 这两种图形方法直观且无需假设分布形式,适用于初步判断。 2. **统计检验方法** - **K-S检验(Kolmogorov-Smirnov检验)**:比较残差分布与理论正态分布的累积分布函数差异,适用于大样本。但需注意,K-S检验对参数估计(如均值、方差)敏感,若用样本均值和方差调整理论分布,需使用Lilliefors检验的修正版本。 - **W-S检验(Shapiro-Wilk检验)**:专门针对小样本的正态性检验,通过线性组合残差与理论正态分位数,检验统计量W越接近1,正态性越强。该方法在小样本中功率较高。 - **其他检验**:如Anderson-Darling检验或Cramér-von Mises检验,但题目中未提及,故不展开。 3. **排除法分析选项** - 题目中“检验”未明确具体类型(如t检验、卡方检验等),此类检验不直接用于正态性判断,故排除。 - PP图、QQ图、K-S检验、W-S检验均为正态性检验的常用方法,符合题意。 **答案**:PP图、K—S检验、QQ图、W—S检验